最簡單的麵包基本步(直接法):
1. 搓麵團
2. 滾圓
3. 第一次發酵
4. 排氣
5. 滾圓/Hand square
6. 靜置
7. 做型
8. 最後發酵
9. 入爐烘焙
10. 出爐,放涼
很久以前拍過搓麵的片段,總像一份未完的功課.做這個麵包時,簡單拍了一些滾圓/造型的片段,跟大家分享.
*****
麵團跟曲奇餅/批皮的質地不同,不是像泥膠一樣可以隨意搓圓按扁.想麵團在手上貼貼服服,要點包括:
1. 盡量不要破損麵團表面,否則麵團會黏手,成品也會有凹陷,不夠美觀
2. 滾圓/造型,最終都要讓麵團表面繃緊,使麵團膨脹得平均飽滿/造型美觀
3. 在麵團的收口處施力,或利用麵團和桌面的磨擦力
4. 麵團收口須牢固,以防發酵/烘焙期間收口鬆開,影響發酵及造型
5. 滾圓/搓長麵團時,盡量少用手粉,保持桌面乾爽,以利麵團和桌面間的磨擦
*****
大麵團的滾圓
麵團搓好後,麵團起筋,表面具有張力,可把麵團整理為一大團圓球體,收口,放進Mixing Bowl發酵了.把麵團滾圓,可有效鎖住發酵時產生的二氧化碳,使麵團整體發酵更平均,麵團組織更佳.
(可按右下角的"YOUTUBE標誌,進入YOUTUBE網站,再CLICK "watch in high quality"收看"高清"版本)
-搓好麵團後,把麵團對摺幾下,使麵團表面繃緊
-摺口向右,右掌掌沿在收口處施力,帶動麵團的收口旋轉,作用等如把膠袋袋口旋緊.左手輔助麵團滾動.注意右掌施力時軌跡應成一直線,不要像" ) ".一面滾,麵團的表面會越繃越緊
-滾圓好的麵團,表面繃緊.用指稍用力按上去,會立即回彈,不會鬆跨跨的.
這是做少量麵團的滾圓方法,也很易掌握.如果做大麵團,不容易整個的滾來滾去,可用這種蛙蛙會長最擅長的"太極"手法
http://www.foodnetwork.com/food/ck_dm_baking
按最右COLUMN的"Shape a Boule". 片段是中間發酵前的滾圓,但這手法一樣適合用於剛搓好的麵團.不過這個方法比較難掌握,最後收口要在麵團緊底部靠兩掌把麵團逐少推進底部,以繃緊麵團表面.每次看到會長"發功",我只懂躲在一旁,投以欽佩加仰慕的目光....
麵團滾圓後,可立即放進Mixing Bowl發酵,無須在Mixing Bowl和麵團上加上任何油脂.我通常會在Mixing Bowl上蓋上一隻碟子,省卻浪費保鮮紙/其他代替品.麵團發酵完畢,用膠刮板即可容易整個刮出來,然後分割.
*****
分割後滾圓
1. 把分割後的麵團按扁,排出空氣
2. 摺疊數下,可使成品層次感更佳
3. 收口向下,手背在麵團上稍施力,五指略曲,讓麵團在"五指山"和桌面中間稍快地轉動.圈圈不用大,麵團一邊轉會一邊撞擊五個指頭.麵團和桌面中間的摩擦力和旋轉,會使麵團底部的收口會越轉越轉緊,同時把麵團表面慢慢向下收,成為一個表面繃緊的球體
4. 收口向右,用手刀稍把麵收口.我通常做兩下.不用像片段中收那麼多下和收到有"一粒的",我為了做得清楚些,故做多了數下
5. 滾圓好的麵團,表面繃
緊.手指稍用力按上去,會立即回彈,不會鬆跨跨的.若滾動過度,麵團表面會撕裂,越滾越凹凸不平
第二次滾圓,是說明即使麵團即使沒有對摺,一樣可以容易滾圓,只是對摺了的話,成品結構會較好.
從另一角度看:
不同師傅有不同手法,比如說對付很濕的麵團,我也會用別的手去.我只是業餘玩玩,僅供大家參考.滾圓很好玩,沒有竅門,但只要多試,很快便可掌握了.
*****
滾圓造型






18 comments:
hehe, 我係第一個留言呀!! 你又未瞓呀! 你好有心機呀,拍晒VIDEO 咁詳細!
好多謝你的分享啊!!!
[版主回覆05/14/2008 21:00:00]不用謝啦...你謝得太多啦...
o..........我用向前推的手法呢…收緊麵糰!
想不到原來滾圓的手法可以加強麵包的層次 還有video! 令我這個麵包新手受益不少呢!thx so much
多謝示範和分享
好好手勢, 好有韻律, 又好似變魔術!
[版主回覆05/14/2008 21:02:00]對啊,做麵包就是變魔術呢~
很久不見,原來你添了超可愛的小寶寶,恭喜啊!!
好多謝妳的分享
[版主回覆05/14/2008 21:03:00]不用客氣啊.你也很努力呢.
好多謝你既分享~我又學多好多野啦
好詳細既片段啊
gd
o華~目弟到又挑起我做麺包條癮o拉!thank you~
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your experience with us!!
好詳細的敘述啊, 不過係我隔離到教仲好呀!哈哈!
我一直都未能掌握用咩方法將大麵團滾圓, 當然我學唔到會長既大極手啦, 謝謝妳的video, 好詳細呀, 希望我會成功滾個大圓球啦!
[版主回覆05/24/2008 00:35:00]別說笑啊,怎會難到你~
多謝你的VIDEO,就算我無整麵包一排都可以重溫番~
真係謝謝你﹗我仲未有機會試,因為剛剛失敗了。還未想通我好多好多做包包疑團—好在俾我找到你這些video,我想我終於能夠安眠了—我淨係睇書和圖片學咋﹗所以會有許多問題呢﹗﹗
請問有關滾圓問題 點解無論我整中式或西式包﹐滾圓時總係好難將麵團收口? 個面好乾﹐無論我點"滾"都係埋唔好口... 最後要強行用手指"鏈"埋個口﹐但有時仍然會彈返開... 唯有收埋個開口o係包底 我住外國架... 係唔係因為空氣太乾濕度低呢? 仲想問... 有時d包(尤其中式包)出爐後有yeast味﹐點可以消除? 謝謝!!
[版主回覆09/21/2009 02:04:00]當然工多才會藝熟,而麵團太乾,當然就不大聽話啊.食譜是死的,人是活的,你覺得它乾就給它噴水,等於炒的菜不夠鹹就加些鹽,還不是一樣啊.香港也有RH<50%的時候.中式包不是滾圓,而是抽蒂或用指尖收口吧. 中式包通常要冷卻翻蒸,就沒有YEAST或臭粉味了.聽說這是茶樓作法.如果是普通麵包,乾酵母(不是instant yeast)的YEAST味是較濃. 如果短片能幫助你做包,我也很安慰.努力啊~
by the way, 我跟住你個搓麵方法+咸包底recipe﹐搓到人生第一塊薄膜呀!!! 多謝晒!!!
多謝你個video呀, 我而家都學緊滾圓, 但吾可以好似你咁快, 要一下一下咁做, 哈哈
Post a Comment